此书是美国著名音乐剧导演、音乐教育家、纽约大学斯特哈特学院声乐表演系主任——威廉·威斯布鲁克斯(William Wesbrooks)所授“声乐表演课程”的课堂实录,是一套旨在教会“歌唱者投入表演、表演者自如歌唱”的实操训练教程,也是当前上海音乐学院音乐戏剧系本科生的表演课教材。它以一位资深音乐剧导演和声乐艺术指导的经验之谈,来循循善诱地教人“入戏”,让歌唱者/表演者“入主”故事情境之中,将其自身置身于故事的中心,由此他/她会明确戏剧角色在特定戏剧情境中的迫切需求,进而“鬼使神差”般地引导自己的意念和行为,在“专注”的同时忘却妨碍性的心理负担,并自如地运用自身的声乐技能,以达到从容自然因而令人信服的表演效果。

这一过程在书中被归纳为三个关键性要素——发现“问题”(我需要什么)、找准“对戏者”(谁能帮助我)、确定“目标”(该怎么做)。作者反复强调,表演意味着“做事”,即“采取行动”,而不是仅仅去“思考”和“感受”,故而无论“演员”(Act-or)还是“表演者”(Perform-er),从字面上看都是“行动者”。而如何行动(to Act or Perform),实际上关联着一套心理机制和行为惯例。

本书不仅想让读者“懂得”这套机制和惯例,更能让读者“学会”去运用这套机制和惯例。全书由导论和十五个篇幅相当的章节构成,其中对表演过程中若干重要环节的心理和生理因素、操作技巧、注意事项等进行了生动的讲解,穿插着经典剧目的排演案例和课堂上师生之间的真实对话,以及艺术指导教师的经验式总结与反思。

凡此种种,使本书具有了很强的带入感、可读性和实用性,而没有沦为枯燥的理论阐释。其可读性尤其体现为它以“故事”为切入点。如作者在序言中所说:本书与故事有关,由故事构成,所要讨论的是讲述故事的方法,即我们如何在表演时置身于故事情境之中来讲述故事。它将为演员、歌手、教师、导演,以及任何相信故事能量的人们,证实一种理解并触及故事生命力的可贵方式。它还将告诉那些表演和歌唱专业的学生,在同时修习这两个专业时,如何才能做到最苛刻的要求。

威廉·威斯布鲁克斯(William Wesbrooks, 1950-):美国导演、音乐教育家,纽约大学斯特哈特学院副教授、声乐表演系主任。已有四十年职业戏剧生涯。早年学习心理学、戏剧和音乐,为其日后的表演、导演、编剧和教学实践奠定了基础。执导过《旋转木马》《音乐之声》《西区故事》等音乐剧名作;其编剧作品《在我苏醒前》曾荣获CAPS奖金、路德维希·福格斯坦奖金、以及朝圣者项目的发展奖金。

张毅(1981-):男,钢琴硕士,上海音乐学院音乐戏剧系副教授,音乐剧艺术指导,美国纽约大学访问学者,2014’美国东哈达姆·国际音乐剧音乐总监大师班学员。自幼学习钢琴,本科毕业于厦门大学艺术学院,研究生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钢琴系。曾录制出版《钢琴基础教程DVD》《双钢琴经典名曲集CD》等音像制品,编译出版《舒曼钢琴作品演奏指南》《拉威尔钢琴作品全集》(合作)等音乐教材,并担任《东方讲坛:音乐剧欣赏》、音乐剧《伴侣》等剧目的音乐总监。曾在贺绿汀音乐厅和上海音乐厅成功举办过多场双钢琴音乐会。

在国内近二三十年间介绍音乐剧的国外译作中,没有一本如此系统介绍音乐剧演员基本功训练的专著。在本书中,作者以他丰富的教学经验,全面生动地记录了纽约大学音乐剧表演的课程,并提出了音乐剧表演的方法,特别是把表演和歌唱视为一个“统一体”的观念,是全书最有价值的地方。这将对我国的音乐剧表演和教学产生巨大影响。

——金复载

(作曲家、上海音乐学院教授、中国电影音乐协会副会长)

如何将演唱融入特定的戏剧情境中,学会自己表达,而非仅停留于模仿,对我们音乐剧表演的学生来说,是值得思考和探求的。

——赵光

(作曲家、上海音乐学院音乐戏剧系原系主任)

戏剧情境”只是作者使用的一种工具,其意图是在歌唱和表演这两个专业之间建立一种可以“通用”的语言。这种语言的形成和丰富,是音乐戏剧行业获得健康发展的前提和保证。其实,在脚本作者和作曲家,戏剧导演和音乐指挥之间,也同样需要这样的语言。

——陶辛

(音乐学家、上海音乐学院教授、戏剧理论方向博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