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表演是兼有“技术”“艺术”“学术”这三重属性的实践活动,因此也相应地召唤着三重素养。技术素养缺失,则精准度与流畅性不足;艺术素养缺失,则美感与灵性不足;学术素养缺失,则深度与品位不足。只有持续修习这些素养,才能使音乐表演企及某种“境界”。在此意义上说,“习乐”之路即为“修身”之途,二者相辅相成。修习若有偏废,表演遑论完美。而反观中国当下,从数以千万计的业余琴童到百里挑一的专业学子,对技术素养普遍重视,对学术素养则广泛轻视。因而在音乐表演类的畅销书中,进阶的练习曲教材总是汗牛充栋,而学术性的理论著作则如凤毛麟角。此为有目共睹,且已年深日久。进阶之基并非无足轻重,逐级攀升亦颇有自娱之趣,然若只图升阶而不窥堂奥,则无异于买椟而还珠、舍本而逐末。岂非可惜?

良好的技术素养可以提供一个“音乐生命体”所需的基本构件——如精准的音符、考究的音色、适宜的速度、清晰完整的结构、变化的表情、分明的声部层次,以及各种具有技术挑战性的辉煌片段,并使之面目端正、筋骨齐全、血肉充实、姿色丰足。然而,这或许只是一尊惟妙惟肖的“蜡像”而实无生命。良好的艺术素养可使众多构件处于通融协调的运作秩序中,包括对句法的透彻理解与正确分割,对各种语气的反复揣摩与细腻处理,对词乐关系的敏锐感知,对乐章或段落层次的妥帖布局,尤其是对其相互间丰富联系——如承接、呼应、递进、转折、衬托、互文等——的清晰呈现,以及对体裁规则与风格属性的充分意识等。如此才能激活这个生命体,使之脉搏跳动、血管通连、筋络舒畅、生机盎然。不过,这个鲜活的生命体有可能泯然于众而全无个性。良好的学术素养则可以让表演者以睿智的感悟和洞见,来赋予这个生命体以独特的性格、品位、思想、灵魂。这是音乐表演最难企及的境界。

这高妙之境气象万千。有人“尽入乐中”而得陶然之境,有人“复出其外”而得超然之境,有人“自由出入”而得浑然之境。陶然者将自己想象为作曲家的化身,忠实执行谱面上的一切指令,甘于为作者“代言”。超然者并不全然入乐,而是跳出“庐山”,对音乐做哲性观照,与作者“对话”。浑然者时而入得乐中,为作者“代言”,时而跳出乐外,自主“发言”,时而又与前辈演奏家“对话”,或予致敬、效法,或予修正、夸大,若即若离,旋出旋入,似宾还主,趣味横生。深化学术素养,可以丰富和提升音乐表演的境界。而这学养之中,离不开对作品的写作特色和创作理想的分析,对作曲家职业生涯和个人风格的考察,对相关历史传统如时代常规、体裁传统、思想史、表演学派的熟谙,对美学问题的思考,对不同乐谱和表演版本的钻研,对自身优势的判断,以及对人生经验的体悟。

“音乐表演学读本”系列,正以提升音乐表演者及其广大受众的学术素养为初衷,将陆续推出涉及音乐表演学术问题——如表演史、表演美学、表演的流派与观念、演奏与演唱法、经典乐谱与唱片版本的分析和评注、反映伟大表演者艺术理想的传记或回忆录等——的经典译著。目前汉语文献中相关于此类论题的译著较为零散,大多不成体系,因而不便于搜集和研读。这也是导致音乐表演的“学术尊严”被广泛忽视的众多原因之一。设立“音乐表演学读本”,对原本零散且难于获取的外文学术资源进行翻译和整合,或可拧股为绳、聚沙成塔,引发更多关注,继而为音乐表演者的实践提供理论支持,为音乐表演的学术研究提供必要的参考,也为爱乐者的娱乐欣赏提供有效的辅助。欢迎各位读者推荐选题,也期待读者的批评和指正!

孙红杰

2016年10月起草于牛津大学

2017年8月成稿于上海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