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书的底稿是美国音乐学家、音乐批评家约瑟夫·科尔曼(Joseph Kerman, 1924-2014)于1997-1998年在哈佛大学“诺顿讲坛”上发表的六期讲稿。它以协奏曲的体裁特性为出发点,对巴洛克至今持续盛行的这一公众性音乐体裁做了由表及里的多方位考察:从独奏与乐队并置的编制特性,到二者的多样化分工与合作方式,再到诸多分工与合作方式带来的各种效应——尤其是对协奏曲体裁原则的限定,对协奏曲作品的织体和曲体的塑形,以及对协奏曲表现意图和审美情趣的预设。其中,独奏与乐队并置的编制特性是最具根本意义的话题,它是协奏曲众多形式特性的根源,是协奏曲的标志性声部关系网络的原点,也是协奏曲独特审美内涵的基础。以此为前提,独奏与乐队的关系自然成为了最具实质意义的话题,《协奏曲谈话》在标题中对“交谈”趣味的凸显,即是对这一关系问题的回应。它一方面揭示了这种关系中的一个基本要点——互动,同时也赋予了这种关系以超出纯音乐范畴的人性特质。

科尔曼以严肃而洞彻的学理眼光,将他人关于协奏曲发表的机智点评,以及他本人在这一论题上的丰富见解,统合在了一个具有深厚人文底蕴和广阔学术前景的语境之中,这一语境的主题是——戏剧性。围绕这一语境,科尔曼聚焦于“仪式感”“角色感”“情节线索”“戏剧结局”这四个主要观察点,论及了协奏曲的角色特性、角色关系、情节、开场、收场(结尾)等话题,并从戏剧(文学)批评中借鉴了诸如悲剧、喜剧、主人公、冲突、和解、高潮、情节突变、时间性、虚构等一系列术语,也参考了剧作家、戏剧理论家、批评家针对剧作法或特定剧目发表的重要见解,由此为协奏曲的批评开启了一扇新的视窗,透过它可以看到更多的智慧景观以及延伸性的“景区”和“路向”标识。全书分为六讲:

第一讲“开场或出场问题”,讨论的是一首协奏曲最初由独奏还是乐队率先亮相,假如由乐队率先登场,那么独奏该如何亮相,反之亦然。科尔曼归纳了两种原则性的出场方式:“互应式出场”(Reciprocal entry)和“极对式出场”(Polar entry),分别指代独奏与乐队以相同(或相似)和不同素材出场的情况。第二讲“专有特性、极对性”、第三讲“互应性、角色感、多种关系”,共同聚焦于独奏和乐队的织体关系和角色分工问题,两章都兼有学理阐释和实例举证的性质。科尔曼对自己提出的一系列批评术语——“代言者”(Agents)、“展示/谈论”(Display / Discourse)、“互应性/极对性”(Reciprocity / Polarity)、“关系历程”(Relationship story),以及描述独奏-乐队合作方式的“复述”“反驳”“接茬”“交互”(Replay / Counterplay / Coplay / Interplay)等概念——进行了界定,并提出了“互动式回旋曲”(Mutual Rondo)这一重要曲式概念。

第四讲“炫技与实力”,论述了“炫技”作为协奏曲本质属性之一的概念内涵与表现方式。科尔曼认为“实力”(Virtù)是比“炫技”(Virtuosity)更有内涵的表达,他将协奏曲中独奏家的实力要素归纳为三个主要方面:一是技艺精湛(bravura) ,二是擅于模拟(mimesis),三是自主驾驭(spontaneity)。其中第三项实力(自主驾驭)对协奏曲独奏者来说尤为重要,它自身也涉及三种能力,可概况为:基于娴熟技巧的从容感,基于丰富想象的创造性,基于充分理解的生命力。第五讲“协奏曲织体中的弥散效应”,是对第二讲和第三讲的补充论述,在“互应”“极对”两种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协奏曲的第三种广义织体类型——“弥散”(Diffusion)。这是一种“角色反串”的情况,即独奏与乐队的二元性会被模糊化:独奏加入了乐队,或某些乐队成员变为了独奏。此外,科尔曼还论及了“弥散”的一种初级形式,即作曲家在乐曲中设置“第二独奏”的情况,由此会使协奏曲中的角色内涵更显丰富。

第六讲“结尾的寓意”,论述的是协奏曲作为戏剧的“结局”问题。承载其戏剧结局的是末乐章,末乐章的曲体形式、情绪基调、角色关系等,都会影响到协奏曲的“戏剧结局”的性质。古典时期开始流行的互动式回旋曲洋溢着以“认同、和解与共谋”为主旨的欢乐结局(让独奏与乐队和解),但在不同历史时期也存在反其道而行的替代方案,即采用“非喜剧”甚至“悲剧”的结局(让乐队弱化独奏),这类协奏曲往往传递出哀悼、绝望、毁灭的意旨,会在临近结尾处引入众赞歌、赞美诗、挽歌、进行曲、帕萨卡利亚,凡此往往投射出“群体性/社会性”的意象,引发普遍性共鸣。此外还有位于“喜剧”和“悲剧”之间的多种类型,例如以帕格尼尼、李斯特为代表的狂喜式/英雄式/凯旋式收尾,科尔曼称之为“基于‘圆满结局’这一主题的变奏故事”。

科尔曼的协奏曲批评观不仅能启发读者对协奏曲的认知、品评和表演,而且,以其在考问体裁特性、透视体裁传统、细读经典文本、倡导审美批评、扩展学科边界方面的突出表现,也可谓示范了一种融合历史维度与审美眼光、文本分析与价值评判、学术传统与个人洞见的研究策略。书中对众多协奏曲经典文本的阐发性细读,关涉体裁原则、创作史、艺术通感、个人旨趣等论域,尤为可贵地揭示了内置于音乐作品自身的历史维度(达尔豪斯视之为调和“艺术”与“历史”矛盾的策略之一),使读者对协奏曲自巴洛克至现当代的发展趋势有了原则性的认知。此书虽然虽非体裁史著作,对各时期的论述在分量上也有欠平衡(巴洛克尤弱),但因其话题有趣、视野开阔、学养深厚、口吻浅易,故不失为探查协奏曲体裁史的有效“索引”。

约瑟夫·科尔曼(Joseph Kerman, 1924-2014):美国音乐学家、音乐批评家,伯克利加州大学荣休教授。英国皇家音乐学院院士,美国人文与科学院院士,美国哲学学会理事。原名约瑟夫·威尔弗雷德·祖克曼(Joseph Wilfred Zukerman),后以笔名“科尔曼”行世。生于伦敦,早年在英国接受教育,后求学于美国纽约大学和普林斯顿大学,1950年获普林斯顿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49-1951任教于普林斯顿大学威斯敏斯特唱诗班学院;此后任教于伯克利加州大学音乐系,1960年晋升教授,并两度担任系主任(1960-1963、1991-1994),1994年荣休;曾兼任牛津大学“希瑟音乐教授”(1971-1974)、哈佛大学“诺顿讲席教授”(1997-1998)及康奈尔大学、剑桥大学客座教授。任教之余,长期担任《哈德逊评论》《纽约书评》专栏评论家,是著名学刊《十九世纪音乐》(19th-Century Music)的编辑和创办者。

主要著作有《作为戏剧的歌剧》《伊丽莎白时期的英国牧歌》《贝多芬四重奏》《威廉·伯德的弥撒曲与经文歌》《沉思音乐:音乐学面临挑战》《协奏曲谈话》《赋格艺术》《尽付笔端:音乐评论文集》《歌剧与音乐病象》等。获得过古根海姆、富尔布莱特、洛克菲勒等学术基金资助;1981、1995年两度由美国作曲家-作家-出版者联合会授予“泰勒著作奖”;1970、1981年两度荣获美国音乐学会颁发的“金凯尔戴研究奖”。

科尔曼的著述以其优美文风、人性关怀、审美直觉和批评洞见著称。其专题研究展现出鲜明的体裁意识,善于探讨音乐体裁的本质、特性、边界、原则等根本性问题,并能识破特定体裁的要义,洞穿品鉴同类作品的法门和津要。学界公认科尔曼在考问体裁特性、透视体裁传统、细读经典文本、倡导审美批评、扩展学科边界方面的卓越表现,他引领了融合历史维度与审美眼光、文本分析与价值评判、学术传统与个人洞见的研究风范。作为美国当代音乐学术界的领军人物之一,科尔曼有着深刻的方法论反思意识,他倡导在音乐学实证研究中彰显意义导向,呼吁在音乐分析实践中引入价值评判,更以其广阔的文化批评视野和前瞻性的学科忧患意识,被奉为“新音乐学”(New Musicology)的精神导师。

孙红杰(1980-):历史音乐学博士,音乐史学者。上海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授,上海音乐学院兼职教授。牛津大学高级研究学者(2015-2016),上海市“浦江学者”,上音“国家双一流高校创新团队”及“高峰学科团队”柔性引进专家,西方音乐学会理事,“俄耳甫斯音乐译丛”主编。研究领域为西方音乐史、音乐批评、音乐文献编译,出版物有独著《音乐中的文化泛音》、个人诗集《览趣集:乐颐斋诗选》、译著《修补裂痕》、合作译著《古典音乐》《反思音乐与音乐史》、主编/审校丛书译著10余部;曾获第九届“中国音乐金钟奖”。

▓ 科尔曼此书虽然简短,却精妙、风趣、新颖、深透,可谓在谦逊外表下掩藏着卓越品质。虽然它作为大学新生音乐课具有的轻松风格偶尔会造成一些损失,但大体上科尔曼是在坦率亲切地面向深爱音乐的饱学之士和知性公众演讲。哈佛大学“诺顿讲坛”上的这六期讲座,本质上体现了科尔曼对协奏曲相关学术著作和普及性读物的不满,尽管他对前辈学人表现了一贯的礼敬与宽容。他的友善风范给人以“显易”的印象,仿佛在宣讲常识,即便在他表达最为新颖的创见时也是如此。

——查尔斯·罗森(Charles Rosen)

(美国职业钢琴家、音乐批评家,美国“国家图书奖”获奖书籍《古典风格》作者)

作为美国音乐学界最杰出的代表学者之一,约瑟夫·科尔曼独树一帜的“批评性”视角贯穿在诸如《作为戏剧的歌剧》《贝多芬四重奏》《威廉·伯德的弥撒曲与经文歌》《沉思音乐:音乐学面临挑战》等知名论著中。这本《协奏曲谈话》再次见证了这位音乐学者-批评家的睿智和独特:它从协奏曲的戏剧秉性切入,通过一系列富于启发的理论阐述和鞭辟入里的音乐分析,让有心的音乐读者和爱乐者认识协奏曲的体裁本质和艺术诉求,可谓是领略协奏曲堂奥的必读之书。

——杨燕迪

(哈尔滨音乐学院院长,中国音协副主席,中国西方音乐学会会长)

优秀的学术都是智慧的体现。科尔曼正是这样一位音乐学研究的智者,他的每部学术专著都让人感觉到选题别致,论说透彻,洞见迭出。《协奏曲谈话》延续了作者一贯的批评理路,从协奏曲的本体建构入手,解析这一音乐体裁样态的肌理,阐释协奏性“谈话原则”的器乐思维和艺术意味。科尔曼充满智性的精妙言说堪称最具品格的协奏曲导赏,启发我们在深层次上体悟协奏曲特有的“角色”姿态、“戏剧”韵致与器乐话语的艺术魅力。

——孙国忠

(音乐学家,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音乐学博士,上海音乐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