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书是1978-1979年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塔尔海默讲坛”上的系列讲座文稿。五位主讲人全部来自美国本土,其中既有20世纪晚期最具影响力的音乐学家科尔曼和罗森,也有分析哲学家阿申布莱纳和艺术哲学家比尔兹利,以及音乐学家中极具哲学导向的学者苏博特尼克,这样的身份结构也使得“批评”与“哲学”之间的真正互动成为可能。

罗森论证了观察一部作品的两个角度:从历史角度观察早先作品对该作品的影响,从批评角度分析这种影响的表现和实质。他提出了音乐中体现影响的两种极端表现——剽窃抄袭和灵感启示。剽窃抄袭是指,一位艺术家的作品中的某个重要元素来自另一艺术家的作品,而且并未对该元素进行任何转型;灵感启示是指,虽然一位艺术家作品中的某个元素来自另一艺术家的创作,但他对该元素进行了极为彻底的转型,从而使得他的作品依然具有原创性。罗森继而指出了判定“影响”的三点依据(节奏相似、乐音相似、结构相似),并结合具体的音乐实例进行了论证。

科尔曼以舒曼声乐套曲《诗人之恋》中的分曲为个案,说明了以申克分析为代表的音符构造性解读未能捕捉到作品的某些最重要也最独特的特征,尤其是未能解释诗歌文本对音乐的影响。由此他总结说:分析所提供的音乐理解尽管并无错误,但这种理解无法实现对众多伟大作品的充分完整的把握。他呼吁分析家审视作曲家的艺术企图,应具备以价值判断为导向的批评意识,而不能仅仅满足于分析。

比尔兹利提出了理解一首乐曲的三种不同方式——起源性理解、构造性理解、语义性理解。起源性理解意味着了解让某个客体对象“如其所是”的各种条件,构造性理解是指了解客体对象的诸多要素“如何形成该客体所特有的模式或结构”,语义性理解“是指了解某个东西表示什么意思”。作者认为只有当研究对象是一个符号时,它才能够在语义上得到理解,这也正是他关注的焦点,即论证音乐作品是一种符号。

苏博特尼克重点考察了音乐的意义属性,她认为音乐在两种情况下有意义:一方面,如果某事物与其他有意义的事物相联系,那么该事物是有意义的;另一方面,如果某事物与其他完全没有意义的事物有一定的联系,那么该事物也将是有意义的。某事物如果在这两种情况下有意义,那么它便是“符号性的”。基于这一前提,她认为古典主义作品的意义属于第一种意义,即一个符号与其他符号之间的特定联系,把握这种意义需要观察者具有“结构把握能力”;而浪漫主义作品则超越了这种意义模式,仅靠结构分析不足以充分把握,而需要联系音乐之外的世界,而洞察和阐明这种联系,需要具备“风格把握能力”,这也正是音乐批评的本质要素。

阿申布莱纳同样关注音乐批评,但更侧重于无调性的新音乐批评。他认为虽然新音乐在作曲家与其受众之间造成了鸿沟,但听众依然乐于欣赏新鲜事物,故而批评家应当承担起帮助听众理解新作品的责任,将新音乐的特征、价值、意义揭示出来。由此他总结了当前的音乐批评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呼吁能引起批评家的注意。

卡尔·阿申布莱纳(Karl Aschenbrenner, 1911-1988):哲学家、翻译家,著有《价值的概念:价值理论原理》[The Concepts of Value: Foundations of Value Theory, 1971]和《批评的诸种概念》[The Concepts of Criticism, 1974],并与霍尔瑟[W. B. Holther]共同翻译出版亚历山大·鲍姆加登的《关于诗的哲学默想录》[Reflections on Poetry,译自拉丁文],与唐纳德·尼克尔[Donald Nicholl]共同翻译出版因诺森·博申斯基[Innocentius M. Bochenski]的《当代欧洲哲学》[Contemporary European Philosophy,译自德文]。在美学和历史哲学领域的诸多学术期刊上发表大量文章。也从事作曲,并热衷于低音提琴、大提琴和钢琴演奏。曾长期任教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蒙罗·柯蒂斯·比尔兹利(Monroe C. Beardsley, 1915-1985):艺术哲学家,著有《美学:批评哲学的若干问题》[Aesthetics: Problems in the Philosophy of Criticism, 1958]、《美学简史》[Aesthetics from Classical Greece to the Present: A Short History, 1966]、《批评的可能性》[The Possibility of Criticism, 1970]以及其他关涉美学之外哲学课题的著作。有编著若干部,并在哲学和其他相关期刊上发表多篇文章。1978年担任美国哲学学会东部分会会长,1967-1968年担任美国美学学会会长。曾在美国学术界担任其他多种要职,并先后任教于包括耶鲁大学、史瓦兹摩尔学院、坦普尔大学在内的多所高校。

约瑟夫·科尔曼(Joseph Kerman, 1924-2014):音乐学家,著有《作为戏剧的歌剧》[Opera as Drama, 1956]、《贝多芬四重奏》[The Beethoven Quartets, 1979]、《威廉·伯德的音乐》[The Music of William Byrd, 1980]、《沉思音乐》[Contemplating Music: Challenges to Musicology, 1985]、《协奏曲谈话》[Concerto Conversations, 1998]等多部重要著作,以及其他音乐学著作,并发表大量学术文章。担任《19世纪音乐》期刊主编,也是《贝多芬研究》期刊的编辑之一。1972年获得牛津大学“希瑟尔音乐教授”[Heather Professorship of Music]职位,并在英国和美国先后担任音乐和人文学科领域各类职位。主要任教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并曾担任英美各大名校客座教授。

查尔斯·罗森(Charles Rosen, 1927-2012):音乐学家、钢琴家,著有《古典风格:海顿、莫扎特、贝多芬》[The Classical Style: Haydn, Mozart, Beethoven, 1972]、《阿诺尔德·勋伯格》[Arnold Schoenberg, 1975]、《奏鸣曲形式》[Sonata Forms, 1980]、《浪漫一代》[The Romantic Generation, 1995]、《贝多芬钢琴奏鸣曲指南》[Beethoven’s Piano Sonatas: A Short Companion, 2001]等重要著作以及大量音乐学和音乐史学方面的学术文章。长期为《纽约书评》和《纽约时报》撰稿。大量时间用于举行钢琴音乐会、灌制唱片、举办讲座。拥有普林斯顿大学法语文学博士学位。

罗斯·罗森加德·苏博特尼克(Rose Rosengard Subotnik, 1942-):音乐学家,著有大量音乐学和音乐史学文章,尤其是19世纪和20世纪音乐领域。1977-1978年获得美国人文社科协会[American Council of Learned Societies]的学术奖金,1978-1979年获得古根海姆学术奖金。早先任教于芝加哥大学,现为布朗大学荣誉教授。

金斯利·普莱斯(Kingsley Blake Price, 1917-2009):美国哲学家、批评家、业余钢琴演奏家。4岁时因患猩红热而双目失明,自此依靠听读学习。早年求学于伯克利加州大学,分别于1938、1942、1946年获得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其博士论题聚焦于英国哲学家约翰·洛克[John Locke]的知识理论。曾先后执教于华盛顿大学、内华达大学、莎拉·劳伦斯学院。1953年起担任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哲学教授,直至1986年退休。2009年病逝于巴尔的摩,享年92岁。普莱斯曾任美国教育哲学学会主席(1973-1974),其主要研究领域为哲学和教育学,代表作有《教育与哲学思考》等。

刘丹霓(1985-):女,音乐学博士,天津音乐学院音乐学系副教授。在西安外国语大学取得学士学位,在上海音乐学院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西方音乐史。出版译著多部,如《西方音乐史十讲》《音乐、艺术与观念》《浪漫音乐:十九世纪欧洲音乐风格史》《音乐批评的五种哲学视角》《绝对音乐观念》等。

“学术性音乐批评”与通常所见的“报刊音乐评论”有所不同——后者是对音乐演出和当下事件做“短平快”的即时报道与印象式评论,而前者旨在对音乐作品与现象进行更为深入、透彻而周密的分析、解读与讨论。《音乐批评的五种哲学视角》一书聚焦“学术性音乐批评”的基本理论与方法论问题,既有哲学家的智性反思,也有音乐学家的具体示范。此书中译本的出版必将会对汉语学界的音乐批评学理建构与研究实践产生积极的影响。

——杨燕迪

(哈尔滨音乐学院教授、博导、院长,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中国西方音乐学会会长)

音乐听什么?评论说什么?五大评家各抒己解。无论是依托历史的分析,还是仅仅理解的立意,音乐如何起源、构造、表意,在形态差异中寻求价值标准,无疑是不二的选择,也是音乐批评之所以是的哲学依据。依着听赏、欣赏、鉴赏逐渐推进的动作次第,去完成感受、理解、判断的行为程序。面对音乐作品的工艺结构、音响结构力、听感官事实,通过临响去不断接近音乐存在自身、审美发生、艺术构造、本有意义。音乐怎么听?感性地听,评论怎么说?理性地说。

——韩锺恩

(上海音乐学院教授、博导、原音乐学系主任,原中国音乐美学会会长)

全此书汇集了五位当代学院派音乐批评家的代表作。罗森注重观察批评作品与前人经典的传承关系问题,科尔曼认为音乐批评不可止步于形态分析,比尔兹利关注作品的人学特征,苏博特尼克则要求批评深入诠释作品的符号学特质,阿申布莱纳的批评观念在于把握作品要素的时间结构。他们为读者展示了各不相同的批评视角,了解这些批评视角背后的哲学观、价值观和方法论,对于开阔批评视野、掌握批评方法、更新批评观念均有裨益。

——明言

(天津音乐学院教授、中国音乐评论学会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