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公众的演讲,不同于独坐书房的著述。后者在相对自由和封闭的空间里独立思考,不受时间限制,故能埋首于曲折幽深的构思,随心所欲,循循考据,慢条斯理,咬文嚼字,全然沉浸于自我独白的意趣。而前者不仅有观众在场,更有时间为限,故常聚焦于直接凝练的主题,意兴激昂,才思敏捷,随机应对,乘兴发挥,体验着相互交流的愉悦。演讲人滔滔陈词之际,往往抛开细碎的考据而提纲挈领、直宣宏旨,故能在较短时间内呈现集中的思想;又因其借助于通俗的口头语言,故能让听者在瞬间会意;更因其有声调、表情和姿态的伴随,而能营造出扑面而来的感染力。优秀的演讲散发着炽热的激情,洋溢着雄辩的言辞,包藏着闪光的洞见,凝结着高尚的思想,不仅令人振奋、发人深思、诱人回味,甚至能辨黑为白、化敌为友、起死回生——刺杀了凯撒的布鲁图斯面对群情激愤的凯撒旧部能当场以雄辩的演说开脱自己的死罪并赢得拥戴与欢呼,这便是公开演讲具有强大煽动性的明证。
当口头的演说化身为书面的讲稿时,其固有的文体特性亦得以保留:浅显而富于感召力的论题,集中明晰的思想,略显随意的内容次第,相对简易的句式,偏向口语的措辞,话题之间的衔接性语句,深入浅出的喻示,彰显论辩魅力的辞格,以及各种人称代(你们、我们、大家、各位)所流露的“在场感”等,使人读来亲切,如耳提面命般身临其境。演讲稿因而浓缩着丰富的感性与高妙的理性,阅读演讲稿的体验与收获因而无以替代。西方的高等教育,尤其是研究生阶段的教育,高度重视专题性学术讲座和论坛的重要性,视之为通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专业课程体系的重要补充。通过长年累月观摩演讲,学生不仅能收获知识、升华思想,还能一再领略公开演讲这一兼具学术性和社会性的实践活动的魅力,这对其学术素养的提升和职业生涯的拓展有难以估量的积极意义。是以,众多名校都设有“品牌化”的高规格学术讲坛,定期邀请来自世界各地的“重量级”学者前来举行专题性的系列学术演讲,而这些演讲稿通常会在当年或翌年出版成书。
“名家讲坛读本”正是以翻译引进这些高端的学 术讲座为宗旨。它将聚焦于哈佛大学“诺顿讲坛”、伯克利加州大学“布洛赫讲坛”的系列讲稿,兼涉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塔尔海默讲坛”、哥伦比亚大学的“萨义德讲坛”等其他系列。哈佛大学的“诺顿讲坛”以美国著名艺术家、作家、社会批评家查尔斯˙埃利奥特˙诺顿(Charles Eliot Norton, 1827—1908)命名,设立于1907年;伯克利加州大学的“布洛赫讲坛”以著名美国作曲家、教育家恩斯特˙布洛赫(Ernst Bloch, 1880—1959)命名,设立于1964年;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塔尔海默讲坛”以美国哲学家、社会学家罗斯˙朱利安˙塔尔海默(Ross Julian Thalheimer, 1905—1977)命名,设立于1969年;哥伦比亚大学的“萨义德讲坛”以巴勒斯坦著名文学理论家、批评家、后殖民理论创始人爱德华˙萨义德(Edward Waefie Said, 1935—2003)命名,设立于2004年。所列诸家讲坛,均有涉及音乐或艺术论题的系列,所面向的都是高校的非专业听众,享有崇高的学术威望。在世界名校的通识课程尚难被我们充分借鉴的当下,系统化翻译引进其高端学术讲座,不失为一种更可行的替代方案。这些讲稿无不具有精深的学术品质、独到的艺术见解和深广的人文关怀,值得作为专业院校师生和公共知识分子们的通识教育素材,尤其适合作为相关专业研究生的课堂研讨内容,或课外读书会的交流内容。“读本”中收录的每一场演讲,尽管广存高见,却也都是“一家之言”。拥有独立思考能力的研究生们,完全可以在充分理解书中要义的基础上予以申论和争辩,将切题的议论引入更为深广的境地。欢迎各位读者积极撰写书评并推荐翻译选题,也希望这个“音乐界的百家讲坛”能得到更多读者们的宣传和支持。
孙红杰
2016 年10 月起草于牛津大学
2017 年10 月成稿于上海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