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书是1972年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塔尔海默讲坛”上的三期讲稿。三位演讲人分别是艺术史家贡布里希、心理学家霍赫伯格、哲学家布莱克。此书一经出版便广受瞩目,短短十年间就被重印了六次,且已被翻译成德语、法语等文字。本书主要讨论艺术、知觉、现实之间的关系,其中既涉及艺术如何再现或反映现实的问题,也涉及我们对艺术以及对——经由艺术所再现的——现实如何感知的问题。

贡布里希关注的核心问题是我们如何感知生活和艺术中的相貌相像性。在肖像画和被画人之间,在同一个人变化着的不同表情之间,以及在一个人的幼年形象与晚年形象之间,都存在值得探讨的相貌相像性问题。那么在这三种情形中,我们是如何判定相像者的身份同一性呢?是凭借二者在细部特征上的精确一致吗?显然不是,因为在后两种情形(生活)中,由于神态表情的波动和面容轮廓的改变,已显然不存在“点对点”的精确一致性。而即便在第一种情形(艺术)中,我们也不完全是凭借“精确一致”来判别被画人身份的,否则就无法解释:在观看漫画时,为什么当几乎所有身体特征都被夸张或扭曲的情况下,我们仍能一眼认出被画人的身份?贡布里希在文中对此作出了迂回而生动的解释。

霍赫伯格关注的核心问题是,我们对绘画中的人和事物如何感知。常规理论认为:当“观者看画”和“画师取景”采用相同的站位和等同的距离时,“画面图案”和“实际景物”映入人眼时的光影分布就会相同,于是“观画”和“观景”在原则上会产生相同的视觉体验。霍赫伯格认为这种解释太过于粗略,没有解释清楚为何我们能够将二维光波感受为三维光波,以及为什么即使我们采用了不正常的观画视点也不会感到明显的画面扭曲。他随即引介了两种古典感知理论(经验主义理论和格式塔理论)对这一现象做出了解释。

如果说前两位学者所关注的更多是我们对作为现实再现物的艺术(绘画、雕塑、照片)如何感知的问题,那么布莱克教授所关注的则更多是艺术(绘画、照片)与现实的关系问题。前两位学者直接将绘画或摄影看作是现实的再现物,而布莱克则对这一基本共识发起质疑,他在开篇就提出了“是什么让那些‘自然主义’的绘画或照片成了对其主体的一个再现?”这个问题。作为语言哲学家,他首先区分了“有原始场景”(绘画对应于一个真实存在的场景)和“无原始场景”(绘画不对应于任何真实存在的场景)的两种绘画,将前一种情形称为“描绘了一个主体(或原景)”,将后一张情形称为“展现了一个主题(或内容)”,进而将第二种情形列为重点讨论对象,试图寻找出构成“绘画展现主题”的充要条件。

本书的案例更多是集中于绘画(含漫画)、雕塑和摄影这几个门类,但这并不意味着其中所论述的现象和原理断然绝缘于其他艺术。事实上这些案例由于涉及与现实以及心理感知的关系,故而也将引发不同艺术领域(包括音乐)读者的心灵共鸣和学术思考。

恩斯特·贡布里希爵士(Sir Ernst H. J. Gombrich, 1909-2001):英国艺术史家。生于维也纳,早年在维也纳大学获博士学位。1936年移居英国,1947年入籍。生前主要供职于伦敦大学瓦尔堡研究院,曾任该院院长,并在牛津、剑桥、皇家艺术学院等名校任兼职教授。1966年荣获英帝国勋位,1972年受封爵士。曾获史密斯文学奖(1964)、奥地利科学与艺术十字勋章(1975)、伊拉斯莫斯奖(1975)、黑格尔奖(1976)、巴尔扎恩奖(1985)、维特根斯坦奖(1988)、歌德奖(1994)等多项殊荣;包括牛津、剑桥、哈佛、芝加哥在内的十二所世界名校授予他“荣誉博士学位”;他还是图林科学院(1962)、瑞典皇家艺术与科学院(1970)、荷兰皇家艺术与科学院(1973)、巴伐利亚科学院(1979)院士。贡布里希爵士被公认为艺术史、艺术心理学、艺术哲学等众多领域的巨擘和领袖,一生著述颇丰,专著十余部,另有大量单篇论文,代表作如《艺术的故事》《艺术与错觉》《木马沉思录》《文艺复兴》《图像与眼睛》《秩序感》《理想与偶像》《反思艺术史》《我们时代的论题》《图像的用处》《对原始性的偏爱》等。

朱利安·霍赫伯格(Julian Hochberg, 1923-):美国心理学家。生于纽约,曾先后就读于纽约市立学院(纽约市立大学前身)和伯克利大学,1949年伯克利大学哲学博士学位。此后辗转任教于康奈尔大学、纽约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并在哥伦比亚大学心理学系荣誉退休。作为第一位研究“人眼运动”的心理学家,霍赫伯格是视觉感知研究领域长达半个世纪的领军人物。代表性著作有《对感知的心理学研究》《论知觉:当代心理学的基础》《世纪末的感觉与认知》《图片-文本混合体中的视觉趣味》《对电视影像的感知》等。

麦克斯·布莱克(Max Black, 1909-1988):美国哲学家。生于阿塞拜疆,长于伦敦,犹太人后裔。早年在剑桥大学王后学院主修数学,后在伦敦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毕业后任教于伦敦教育学院。1940年移居美国,先后在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和康奈尔大学担任哲学教授,1948年加入美国籍,1977年成为康奈尔大学“荣休教授”。布莱克教授曾担任《哲学评论》杂志主编和美国哲学协会东部分会主席,1963年当选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布莱克教授在数理哲学、逻辑哲学、语言哲学等诸多领域里卓有建树,尤以其语言哲学最具特色。代表性著作有《数学的性质》《模型与隐喻》《批评的思考》《语言与哲学》《分析的问题》《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指南》《语言的迷宫》、《准确的限度》《警告与批评》等。

钱丽娟(1974-):女,苏州人,爱尔兰科克大学联合研究员。英国谢菲尔德大学民族音乐学博士,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硕士。曾任职于四川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先后获得英国政府海外研究生奖学金,谢菲尔德大学奖学金和杰出交换学者奖金,以及中国国家教育部留学归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研究领域主要为流行音乐和大众文化。

本书艺术史家、心理学家和哲学家们的研究通常各行其道、少有会合,因为在多数情况下,他们的研究目标和研究方法有着极端的差异性,甚至在处理同一类问题时也会明确显示出这种差异。不过,有关“艺术再现”的本质问题为这三个领域提供了共同交流的基础,本书所辑录的三篇既相互独立又彼此关联的讲座文稿正是这种“交流”的体现。

——莫里斯 • 曼德尔鲍姆

(美国哲学家,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哲学教授)

艺术作品如何再现现实中的人、物或景象?这是值得艺术史家、心理学家、哲学家们共同思考的问题,读者将从此书中找到迄今为止最精彩的答案。贡布里奇、霍赫伯格、布莱克在用叙述性语言给出案例或提出诘问后,分别用移情理论、期待理论和语言哲学理论进行阐释。他们就“艺术再现”的本质问题进行的交流,是人类对艺术作品的感知经验这一晦涩难言过程的深刻思考。

——钱丽娟

(英国谢菲尔德大学音乐学博士,爱尔兰科克大学音乐系高级研究员)

此书讨论艺术、知觉、现实之间的关系,其中既涉及艺术如何再现或反映现实的问题,也涉及我们对艺术以及对(经由艺术所再现的)现实如何感知的问题。书中的案例集中于绘画(含漫画)、雕塑和摄影等门类,但所论现象原理并不绝缘于其他艺术,而恰恰有助于我们认知艺术的通感问题和普遍规律,例如提供了可借以观察音乐与美术之共通性的有趣和有效的视角。

——孙红杰

(上海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授,上海音乐学院兼职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