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书是美国作曲家、音乐批评家卡洛斯·查韦斯(Carlos Chávez)在哈佛大学“诺顿讲坛”上的六期讲稿。它旨在以不那么“技术”的文字引导聆听者思索音乐的形式构造和人文意涵,其中论及了音乐的结构法则以及音乐与人性、音乐与时代、音乐与作曲家、以及音乐与公众之间的关系。
查韦斯认为音乐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它起源于人类的“自我表达”和“彼此交流”的欲望,而这两种欲望出自于人类的两种属性(个体性和社会性)和两种心性(利己之心和利他之心),它们彼此矛盾却也相互依存。人的利己之心催生了“独白性”(Monologue)的艺术,此时艺术家只对自我言说,每当自己的所思所想在创作中得以充分实现,他(她)便心满意足,哪怕这些思想并不为人所知晓或理解。而人的利他之心则催生了“对话性”(Dialogue)的艺术,此时艺术家渴望与受众做精神交流,因而他(她)不满足于纯粹的自我表达,而且希望自己的言语、思想能得到他人的理解和认同。
查韦斯进而认为,承认音乐是一种交流的方式,意味着存在两个交互的主体:一方是作为“发言者”是创作主体,即作曲家,另一方作为“聆听者”接受主体,即爱乐者。二者的关系反映了音乐与主体世界的相互感应。在他看来,作曲家与听众的交流可以是即时的,也可以是滞后的,甚至是跨越时空的。只要作曲家“心怀听众”而不是甘愿“独白”,那么他/她的作品将总会赢得公众的认可,尽管有时要经过漫长的、不被理解的“隔离期”。
作曲家与其受众的关系在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表现,时代变迁导致作曲家与听众之间“交流”受阻、“对话”困难。20世纪尤其属于这种情况,许多作曲家不能被受众所理解,甚至被迫选择了“独白”的立场。但查韦斯对此却保持乐观,他认为“唏嘘嘲笑、喝倒彩”也是对话、交流的一种方式,只要作曲家的作品充满“真诚”,那么走出不被理解的“隔离期”就大有指望。他鼓励当代作曲家坚守艺术准绳、树立艺术雄心、积极探索、勇于原创,并声称“伟大的作曲家应该预见性地发现尚不为人所知的艺术奥义并启迪于人”,“作曲家不仅在创造作品,也在同等程度地培育观众”。
另一方面,查韦斯也高度重视对听众的培育,他呼吁政府要不遗余力地普及公共音乐教育、提升听众素养,声称“蒙昧性听众是潜在的启蒙性听众”,“广大公众的认可,是对作曲家伟大性的‘最高判决’与‘试金石’”。查韦斯以发展的眼光辩证地看待作曲家与听众的动态关系,他对该问题的论述综合考虑了时代、社会、艺术、教育等多方面因素,显露出可贵的公众关怀和社会责任。
卡洛斯·查韦斯(Carlos Chávez, 1899-1978):墨西哥作曲家、指挥家、音乐理论家、教育家、报刊评论家,墨西哥交响乐团(MSO)和墨西哥国立交响乐团(NSO)的缔造者。生于墨西哥城。曾任墨西哥国立音乐学院总监、墨西哥国立美艺术学会总理事长、卡布里罗当代音乐节音乐总监。作有歌剧、芭蕾舞剧、戏剧配乐、交响曲(六部)、交响诗、多种形式的室内乐重奏、钢琴独奏以及少量声乐作品。早期创作(1921年前)受舒曼影响,具有浪漫主义风格印迹,后尝试融入拉丁美洲的民族元素(尤其是墨西哥民间舞蹈)和现代作曲技法,30年代起进入成熟时期。除本书之外,另著有《直面新音乐:音乐与电子》(Toward a New Music: Music and Electricity)、《查韦斯报刊文选》(Obras 3 Escritos Periodísticos)等。查韦斯在美洲的专业音乐界享有很高的学术声望,其音乐作品至今仍被上演,其学术思想也在持续产生影响。墨西哥大提琴家阿兰德·贝克(Alain Durbecq)曾以他的名义组建了“卡洛斯·查韦斯弦乐四重奏组”(The Carlos Chavez String Quartet, 1994),旨在推广以查韦斯为代表的墨西哥专业音乐。
冯欣欣(1981-):女,音乐学博士,钢琴演奏硕士,武汉音乐学院音乐学系副教授。生于河南省郑州市。在德国柏林艺术大学获得硕士学位。在上海音乐学院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国家留学基金委奖学金,作为联合培养博士生赴德国科隆音乐学院进行学术研究,并获博士学位。多次获得国家和国外科研机构奖学金,包括教育部中德DAAD精英奖﹑德国欣德米特基金会奖学金﹑德国奥黛利·塞尔巴赫基金会奖学金等。目前主要从事西方音乐发展史﹑作品分析以及钢琴演奏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多次在德国﹑中国举办钢琴独奏及室内乐音乐会。
▓ 有关重大作曲家的论述,在任何时代都是音乐文献的主流。本书以“二十世纪音乐”这一公众话题为论述对象。无论现在还是未来,只有还有图书馆,就必将有此书的容身之地。
——《笔记》
(美国音乐图书馆协会学刊)
▓ 查韦斯此书袒露了他本人以及他的同时代人对音乐所怀的思想。他聚焦于艺术的“交流”属性,从容潇洒地论述了音乐这一表达性媒介、作曲家的角色、训练、灵感、技巧,以及作曲家与公众之间的关系。正是从作曲家与公众的关系入手,查氏论及了听众从音乐中获得的享受、音乐中的伟大性、以及公众在判定作曲家伟大性时所发挥的作用。
——《美学与艺术批评》
(美国美学协会权威学刊)
▓ 全书以一位特定作曲家(他同时受到欧洲文明和印第安文明的滋养)的特殊兴趣为主题。凡涉及作者特殊艺术背景的笔触,即是本书最引人入胜的地方。对于欧洲人来说,拉丁美洲的音乐仍是他们认知上的盲区。拉丁美洲尚未出现伟大的作曲家,然而作者的著述文字和音乐作品似乎昭示着:未来天才已指日可待。
——《音乐与文学》
(牛津大学主办的权威学术杂志)